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汽車問題再度成為了“兩會”中討論的熱點問題。從長久以來飽受詬病的停車難、公路收費,從去年以來就備受人們關注的輪胎質量問題,再到與眾多車主利益相關的汽配維修,都是本屆“兩會”代表委員的討論熱點。
結合自己爆胎之禍過程中的切身感受,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在《關於加強汽車輪胎安全防範風險改善民生的提案》中,呼籲抓緊實施對低質量輪胎生產廠家施加“劣汰”壓力的製度建設和司法改進。
除從製度層麵呼籲外,賈康還對輪胎使用過程中質量監控、強製更換(或強製胎壓監測)的明確標準與施行機製的落實提出了具體意見。
賈康認為,具有法律和管理效力的機動車輪胎相關標準十分模糊不清,目前不存在關於汽車輪胎使用年限和行駛裏程的明確規定,關於磨損程度的規定也很不清晰。這一狀況與事故高發率有直接關聯。
因此,當下亟須管理部門明確發布打足安全係數的輪胎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改變現時標準模糊而寬鬆的現狀。質量標準應涉及物理、化學、工藝等方麵主要的、可操作的評判量值;使用標準要在生產日期(裝車年限)、已行駛公裏數和磨損程度等重要方麵作出清晰量化,作為強製更換和形成責任製度的權威依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