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
不僅是專業的導購
還是聊車的好夥伴
緊急叫停“黑校車”
2013年1月11日8時,湖南省郴州市交警在執法中發現一輛可疑校車,一見交警接近,窗簾立即拉上。警察強行攔截,隨著一聲急刹車,車子被迫停了下來。打開車門,警察倒吸一口涼氣,在這輛載客核定人數19人的車上,居然裝著57名學生和2名老師!
正是這聲急刹車,或許避免了一場可預見的災禍。
事實上,非法營運,已在中國校車史上留下一串帶血的黑色記錄:2011年11月16日,甘肅正寧校車事故,21人遇難,43人受傷;2011年12月12日,江蘇徐州豐縣校車事故,15名學生死亡,8人受傷;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貴溪市校車事故,造成11名學生死亡……
2012年4月,國務院頒布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隨後,教育部等20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省製定實施辦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全國已有1086個縣區製定了校車服務方案,1219個縣區建立了校車使用許可製度。《條例》實施以後有8.6萬多輛校車獲得使用許可,5萬多名校車駕駛人獲得駕駛資格。
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各地普遍加大了對非法運營“黑校車”的打擊力度,加大了對校車及其駕駛人員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據統計,全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已排查學生接送車輛24.6萬輛,督促整改4.1萬輛、清理不合格學生接送車輛近1.7萬輛。
日前召開的校車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透露,2012年,全國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分別較上年有大幅度下降。
然而,治理校車問題絕非一腳“刹車”就可以奏效,“刹車”後的問題比“刹車”前一點也不少:“黑”校車取締了,“黃”校車從何而來?“長鼻子”校車固然安全,購車款又從哪裏出?教育、交通、財政……誰又應該為解決校車難擔負主要責任?
加油門
校車駛上“快車道”
1月11日下午,周五,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中心小學。
“回家嘍!”一輛裝備精良的黃色“長鼻子”校車停在校門口,乍一看,似乎與四周的山鄉野景有些“不搭”。“有了校車,球盟会官网再也不用走路回家啦!”家住弄底村弄中屯的六年級學生楊倩紅高興得眉飛色舞。
一旁,老師一邊清點人數,一邊囑咐孩子們注意安全。幾分鍾後,司機師傅輕踩油門,校車向著20多公裏外的弄底村緩緩駛去。
“以前,來上學要走近三個小時的山路,天晴還好,就怕下雨。”楊倩紅告訴記者,“現在,有了校車,一個人一個座,還是海綿坐墊,舒舒服服半個多小時就到家了!”
自從《條例》實施以來,各地因地製宜,紛紛推出“校車工程”或“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實施辦法,到目前,23個省(區、市)建立了省級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協調機製,一批帶有創新意義的“校車模式”閃亮登場:
公共交通模式。以天津市為例,市公交公司與政府一起配置車輛,全市設置了10條“公交校線”,途經15所中學,每天早、晚接送學生,每周六日、節日和寒暑假停駛。10條校線票價均為1元。
政府主管模式。在遼寧省本溪市,近年來全市投入資金近千萬元,購置和租賃校車153輛,全部噴塗或粘貼統一標識,校車檔案規範管理,學生全部免費乘車。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模式。山東省龍口市政府出資購置了50輛美式校車,市財政定額補助,市公交負責運營,每日乘車的走讀生每學期交費100元,每周乘車的住宿生每學期交費20元,低保家庭學生免交費用。
公司管理模式。湖南省漵浦縣組建一家農村客運公司,按照“自願加入公司,產權權屬不變,公司統一管理,車主自負盈虧”的方法,將達到營運條件的客車全部納入農村客運公司管理,一同辦理客運和校車營運手續。平時與其他客運班車排班營運,在學生上下學時,則作為校車專門接送低齡學生。
多管齊下,各顯其能,校車終於駛上了“快車道”。
把方向
多措破解“老大難”
淩晨5點半,山東省萊蕪市雪野鎮蜂窩村。一陣響鈴將熟睡的12歲女孩房穎喚醒。穿衣、洗漱、吃飯,收拾完畢後,媽媽陪著房穎出門,外麵還是黑漆漆一片。走過三四公裏的山路,娘倆兒終於來到了一個公交站牌前。“一天跑下來孩子回家連話都不想說。”房穎的媽媽說。
在一片喊打聲中,房穎同很多孩子一樣告別了“黑校車”,但同時也成了無車可坐的孩子。
“《條例》頒布以來,各地校車安全事故明顯減少,同時,運行的校車數量也明顯減少。”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袁桂林表示,有些地方“因噎廢食”的消極做法應該得到糾正。
校車向何處去?政府必須把好“方向盤”。
誠然,校車問題由來已久,某些地方的做法也是權宜之計、無奈之舉。“校車是個"老大難"”,一位市長如此告訴記者。
首先是資金難。有人算了一筆大賬,如果在全國範圍內解決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校車問題,政府需要投入3000億元的預算,且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高達1500億元。校車由政府埋單,費用太大,很多地方吃不消。
其次是上牌難。去年9月,針對校車上牌難的問題,教育部、公安部以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的名義回應了社會關切,但到目前為止,很多地方仍未解決上牌難問題。這不,福建泉州交通、市政就打起了“口水仗”。在泉州,多輛國際校車需辦理“校車使用許可標牌”,交通委稱,市區校車行經的是市政道,應由市政部門審批,而市政部門則稱:無此權限。
“校車的公益性決定了校車服務對象的非排他性,城鄉兒童乘車應該得到減免優惠。因此,政府要給予財政支持,經營者可以獲得微利,但是不應該通過校車謀取暴利,鼓勵各種渠道的社會資源投放,促進校車服務快速發展。在政府財政積極投入的同時,還應該利用市場化的租賃製緩解批量購車造成的財政支出壓力,鼓勵運營主體多元化。”袁桂林提出解決之道。
跳出校車看校車,也是校車問題的破解之道。保障學生就近入學、寄宿製學校入學、公共交通滿足入學、提供校車服務,如今,四個梯次成為各地解決學生上下學交通問題的依次優先順序。
在甘肅,穩妥調整中小學布局結構,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中就近入學的占65.6%;在重慶,大力推進寄宿製學校建設,全市寄宿製學生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37.34%;在北京、上海,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主城區範圍內校車的使用;在吉林、遼寧、湖南、福建,分別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校車安全專項獎勵性補助、更換符合國家標準的校車、發放乘車補貼、購買校車服務等。
校車運營模式的“可持續”,校車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集約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浙江省上虞市,通過提供交通服務與改善道路條件並行,發展公共交通與校車服務互動,較好解決了所有學生的上下學交通問題。
踩刹車、加油門、把方向,任重道遠!孩子安全大於天,校車依舊在“路上”……
球盟会APP手机登录汽車公司主要銷售:冷藏車、清洗吸汙車、抑塵車、吸糞車、道路清掃車、高空作業車 地址:湖北省·隨州市·南郊平原崗·球盟会APP手机登录汽車工業園 網站備案號:鄂ICP備18018938號-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