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界有這樣一句話,零部件強,則汽車工業強;零部件弱,則汽車工業弱。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汽車產業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2011年底統計數字顯示,在汽車工業發達國家,零部件工業的平均投資一般是整車企業的1.2―1.5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能力領先於整車企業。但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目前的平均投資不超過0.3%。
眾所周知,發動機是集機、電、液和電子控製於一體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車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核心零部件中自主研發最薄弱的環節,自動變速器技術更是中國車企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加之,國家針對柴油車尤其是柴油乘用車政策“風向”總是微妙的轉變,致使不少零部件以及整車製造企業對於柴油動力總成技術的開發不得不放慢腳步,靜候其變。
然而,成功往往屬於開拓者。就在全國普遍重視整車發展、輕視零部件發展的情況下,歐意德動力集團敏銳的注意到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戰略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包括清潔型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等優質產品,走出了一條以動力總成製造為核心,以“技術合作+自主創新”為突破口,帶動上下遊產業聯動發展的汽車振興之路。
歐意德2.0l柴油發動機
據悉,為了解決長期困擾中國整個零部件製造領域在質量穩定性差上的問題,歐意德在全廠設立40多個spc質量控製點,對變速器製造過程中的2000多個質量參數進行實時監測並自動完成質量數據分析,並采用歐洲同類產品的質量檢測標準。據歐意德某高層介紹,歐意德動力集團不惜重金從世界頂級自動變速器生產廠商德國zf公司達成合作,確保下線的每一件產品都能達到國際技術水平和質量標準。因此,業內認為歐意德生產的自動變速器產品品質同步國際水平。
另外,在突破核心技術瓶頸的同時,歐意德還在變速器與發動機間通信協議方麵又做出了大膽革新,通過與博世、德爾福、西門子等公司協作,歐意德開發出了j1939協議升級版本,這就意味著凡是經由上述三家公司中任意一家完成ecu標定的發動機,歐意德變速器都能與其實現順暢通訊,從而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匹配性和適用寬度,並縮減了匹配周期。
據歐意德相關負責人介紹,歐意德動力集團現已具備了年產30萬台柴油發動機、45萬台自動變速器的生產能力。未來更將達到50萬台發動機、50萬台變速器的生產規模,此舉不僅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樹立了技術和規模的雙標杆,也為自主品牌企業在動力總成技術國產化道路上開拓了新紀元。其憑借在中國核心零部件領域,特別是在動力總成領域的成就,有望將這塊短板向上拉長幾分,還將有效激勵中國零部件品牌發展的信心。
- 分享: